2011年利比亚战火肆虐,3万同胞命悬一线! 当中国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撤侨行动时,邻国埃及和突尼斯敞开边境却面临致命难题:如何甄别仓皇逃命的中国人? 有人丢了护照,有人衣衫褴褛,边境人员束手无策——直到一声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划破硝烟! 国歌竟成穿越生死线的"生命密码",不会唱的当场露馅,会唱的昂首挺胸走向祖国专机。 这背后,是外交官的孤注一掷,更是战火中对"中国人"身份最炽热的认证!
2011年2月的利比亚,枪声取代了闹市喧嚣。 反政府武装的火箭弹炸裂储油罐,火光照亮首都的黎波里的夜空,方圆五公里沦为死亡禁区。 暴徒冲进中资企业工地,砸毁设备,抢夺物资,三万多名中国人被困在东部沙漠、西部油田和南部铁路工地,他们大多是修铁路、架信号的工人,也有开中餐馆的小老板和留学生。
利比亚政府失控的警报传到北京,中南海通宵亮灯。 胡锦涛总书记斩钉截铁:"珍惜每一位同胞的生命! "国务院应急指挥部火速成立,副总理张德江拍板:海陆空三路并进,12天内必须接回所有人。 军令如山,但战区的现实却泼来一盆冰水——机场被炸、港口瘫痪,唯一生路是陆路穿越边境!
埃及和突尼斯成了救命通道。 中国驻两国大使馆的照会雪片般飞向当地外交部:"请允许无证件中国公民入境! "外交官们磨破嘴皮,终于换来特殊政策:只放行中国人!可刚松一口气,新难题接踵而至——突尼斯边境官员抓着电话吼:"他们没护照! 我怎么知道谁是中国人? "
的黎波里街头,中建公司的工人王师傅攥着半瓶水狂奔,护照早被抢匪掳走。 和他一起逃到突尼斯边境的还有孟加拉籍工友,两人同样黝黑精瘦,同样满身尘土。 队伍里混着越南劳工、菲律宾佣工,边境栅栏前乱成一团。 检查站士兵举着照片比对中国人的面孔,急得满头大汗:"亚洲人长得太像了! "
时间在枪声中流逝。 使馆24小时热线被打爆,外交官嘶哑着嗓子安抚同胞:"撑住! 我们正想办法! "有人提议按方言甄别,但河南话、广东话连中国人都难辨;有人建议查身份证号码,可边境连打印机都被流弹击毁。 绝望之际,使馆商务参赞突然站上检查站板凳:"全体都有——唱国歌! "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前奏响起的刹那,人群自动分化——衣衫褴褛的工人突然挺直脊梁,泪水混着沙尘滚落,却放声高歌:"起来!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 "五音不全的跑调声里透着决绝。 而孟加拉工友张着嘴发愣,越南女孩茫然四顾。 突尼斯士兵恍然大悟:"会唱的就是中国人! "他们火速循环播放国歌录音,边境效率飙升:百人队伍半小时通关!
在埃及萨卢姆口岸,维族工人艾尔肯带头抢过话筒:"感谢祖国! "全车人跟着呐喊,声浪掀翻车顶。 边防军上校目睹这一幕,忍不住对中国外交官感慨:"你们用一首歌教会我,什么叫国家认同"。
国歌通关的"土办法"背后,是惊心动魄的全球调度。 4架伊尔-76军机首次跨境投送,单机狂飙近3万公里;徐州舰劈开地中海巨浪,为邮轮挡住武装快艇;182架民航包机从希腊、马耳他接力起飞。 克里特岛酒店被中国使馆整租,华侨志愿者端出几千碗热汤面;中远货轮甲板铺满被褥,船长把舱房全让给妇女儿童。
更震撼的是战火中的秩序。 葛洲坝集团撤离车队穿越交火区时,党员主动押后,让妇女先登船;中土公司5名党员用身体围住群众穿越沙漠,子弹擦耳而过。 当最后一批91人乘军机离开塞卜哈时,机长哽咽广播:"欢迎回家! "舱内爆发的哭喊声淹没了引擎轰鸣。
12天,35860人全数撤离——还顺手救出12国2100名外籍公民。 希腊船长看着甲板上挥舞的五星红旗,对助手喃喃道:"这哪是撤侨? 这是挪动一座城! "
多年后,《万里归途》电影重现了国歌破关的经典镜头。 一位亲历者在首映礼捂脸痛哭:"当时我护照被烧了,嗓子唱到出血...但听到国歌那刻,我知道死不了! "
外交部解密档案里藏着这样的细节:突尼斯士兵后来学会用中文喊"加油",埃及边防军把国歌录音存在手机里。 而那年穿越边境的中国人,很多至今仍会无意识地哼起那句——"我们万众一心,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 \
股票配资合同,高升网配资,杭州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